下大气力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,优化经济运行环境,激发市场活力、创新潜能 部分新能源车企为抢占市场份额一味压价,“赔本赚吆喝”;储能行业装机量暴增,均价却接近“腰斩”;有光伏胶膜企业卖出产品后,款项回收周期长达8个月。以“新三样”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,相关领域却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“内卷式”竞争问题。 一段时间以来,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时,违规实施各类优惠,人为制造“政策洼地”,让企业成本、利润进入不合理状态,也造成产业规划同质化、重复建设、资源浪费。一些企业通过“价格战”跑马圈地,不仅难以保 ...